腸道健康|夫妻照大腸鏡「滿是瘜肉」 醫生慨嘆:才相隔1年

醫生診症室

撰文: 羅嘉欣

發布時間: 2024/05/23 13:10

最後更新: 2024/05/24 19:06

分享:

分享:

有台灣醫生分享夫婦二人一同照大腸鏡結果腸道布滿息肉的個案,呼籲市民定期接受篩查。

【大腸癌/大腸瘜肉/大腸鏡/腸道健康】不少癌症都沒有確切的成因,但定期接受檢查有助及時發現病情,並進行適切治療。有台灣醫生就分享個案,指一對夫婦接受大腸鏡檢查,結果2人腸道內同樣布滿瘜肉,其中女方更是連續2年檢出大量瘜肉。醫生之後引述女星顧婕的病例,藉此提醒市民應定時接受篩查。

最新影片:

台灣肝膽腸胃科專科醫生吳宗勤日前在其個人Facebook專頁發文,表示於17日替一對夫婦做大腸鏡檢查,其中女方在去年便曾做過檢查,當時檢出超過10粒瘜肉,所以今年回來覆診追蹤;而男方則是被太太拉來一同接受檢查,結果兩人腸道內都布滿瘜肉,更表示他們成為「滿滿的息肉檢體瓶」。

對此,吳宗勤表示男方本身又煙又酒,因此檢出7粒瘜肉並不意外,然而女方的大腸僅隔1年時間便再次出現滿滿的瘜肉,雖然大小全部不超過1cm,卻仍令他相當驚訝。

吳宗勤提到,去年女方檢查結束後他曾千叮嚀萬囑,表示保養身體要以原型食物為主,攝入太多加工的食物,即使是保健食品,只要有牽扯到療效,「連醫師都害怕」。他指出,尤其現在屬於保健食品大爆發的年代,相關食品的標籤不止病人看不懂,甚至連醫生亦一頭霧水:

有時候病人拿來我看,成分也是一個頭兩個大,吃一種兩種勉強還說得過去,一吃一整排、吃好吃飽,我真的無法理解,身體真的有這麼差?

他又引述當地前艷星、現年57歲的顧婕罹患直腸癌4期的個案,藉此提醒市民定期進行篩檢,指出57歲的女性如果以健康保險提供的大腸癌糞便篩檢為例,最少應該篩過3次以上;如果滿50歲開始固定每2年進行一次,甚至可以篩到4次。他坦言,即使糞便篩檢大腸癌的準確度只有8成,但要4次全都落空,特別是在直腸這種容易出血的地方,真相只有一個,即「病人沒有規則篩檢」。

吳宗勤表示,現在大部分的腸胃科醫生,只要遇到45歲以上、稍微有大腸癌風險或症狀的病人,基本上都不會拒絕幫忙安排大腸鏡檢查;無論是又煙又酒、家族史、長期便秘、長期腹瀉、肥胖、糖尿病,抑或血便、排便習慣改變、長期食外賣等問題,只要找得到理由,他們都會盡力幫忙,只怕病人不願意接受檢查,「很多時候我們並不是沒有症狀,只是我們選擇忽略」。

HKET 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。立即下載︰https://onelink.to/f92q4m

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最新資訊︰http://tinyurl.com/3dtnw8f5